国庆节的象征意义

国庆节的象征意义
发布于:2019-09-29 09:01:27  浏览:


国庆节的由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节日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旗的由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了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中国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 3:2,旗面左上方缀有五颗黄色五角星,其中一星较大,居左方;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国歌的诞生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在重要的集会、国际之间的交往仪式和国际体育比赛中,一般都要演奏或演唱国歌。在奏响、唱起国歌时,应该站立、表情严肃、认真地唱好国歌。作为国家子民,应该不惜任何代价,维护国歌的尊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